足迹
大明:穿越崇祯,不肯挂歪颈树朱友坚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854章 东线战局(第1页)

小凌河下游。

本欲渡河的朝鲜兵先是弄翻、弄丢了浮船,随后士兵们又纷纷落水。

为了营救落水的士兵,岸边的朝鲜兵全都加入了营救的队伍。

“抓住绳子,别松手思密达!”

“快用力拉!”

在岸边士兵的营救下,落水的士兵们开始被救上岸。

延城君李时昉捂着肚子说道:“衣服湿了的快回营换衣服,否则会染风寒!”

“你”建奴监军本想说些什么,但什么也没说出来。

在当时,风寒致死的概率非常高。

从症状看,风寒的主要症状有头痛,发热,咳嗽,流鼻涕等。

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,风寒既可能是普通感冒,也可能是流感,呼吸道疾病甚至肺炎。

当时的医疗水平并不发达,将这一类病统称为风寒。

八月末九月初的辽东已经比较寒冷,李时昉让这些衣服湿了的人回营换衣服也无可厚非。

“快速快回,不得有误!”建奴监军指着朝鲜士兵们大吼。

小凌河东岸的情况被西岸的明军尽收眼底。

他们都看呆了。

“朝鲜兵在干什么?”一个明军问身边的同伴。

“还能干啥,没看见船沉了人也落水了吗?”

“不是,我的意思是朝鲜的厢兵也太笨了,浮桥都搭不好!”

厢兵是负责架桥铺路的部队,也就是近现代部队里的工程兵。

(厢兵是宋代的名称,明代类似部队的名称查不到,只能借鉴宋代。)

实际上,各朝各代都有类似的部队。

在宋朝,修桥铺路的任务由承担杂役的厢兵负责。

厢兵又称厢军,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上战场参加战斗。而是承担运粮,筑城,打造兵器,修桥铺路以及接送官员等任务。

元朝类似的部队叫军匠,又称匠军(《元史·兵志一》记载:取匠为军,曰匠军)。

平日里,他们要给士兵打造武器盔甲。

每逢战事,他们都要跟随蒙古兵一同出征。负责修桥铺路,打造船只,制作攻城防守器械。

清末的太平军也有专门负责土木作业的土营。

到了近现代,出现了工程兵和舟桥部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