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大明:穿越崇祯,不肯挂歪颈树朱友坚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65章 郑成功(第2页)

郑森想了想:“学生以为,大丈夫立于世,胸有为人处世之道,腹有治国安邦之策,上可报效国家,下可封妻荫子,方为英雄。”

崇祯不由得对郑森多看了两眼,他再次问道:“你觉得,在南京国子监学习能成为英雄吗?”

郑森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。

在国子监学习后,下一步就是入朝为官,而且是文官。乱世之下,鲜有文官能力挽狂澜。

上一次力挽狂澜的文人还是于谦,结果却是惨之又惨。.

崇祯继续说道:“乱世之下,焉有完卵!多事之秋,而乃有令患风!”

“若想治国,需先安邦。治国用文,安邦需武,此乃文武双全之本意也!”

“然,大明不缺文人,缺的是武!”

“你觉得朕说的有道理吗?”

郑森偷偷的看了一眼崇祯,随后盯着眼前的地砖沉思不语。

良久,他深施一礼:“学生请陛下赐教。”

“你父担任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,率领水师镇守福建!朕以为,你应弃笔从戎在你父亲麾下效力。”

“建功立业,封妻荫子,正当时也!”

郑芝龙心中一动,抬头看向崇祯。他让郑森师从钱谦益的目的就是不想让他重走自己的老路,现在看来,这个希望是破灭了。

不过。

既然皇帝要求他从军,那肯定不是从基层做起。如此一来,他的顾虑也就没那么多了。

大明朝武官晋升极其严格,不但有服役年限的要求,还要在战争中有优秀的表现。

“陛下的意思是?”郑芝龙忙问。

“朕此番征召你们前来,为了两件事,先说第一件!”说罢,崇祯吩咐王承恩将一张巨大的辽东地图铺在地上。

随后,他带着其余人来到地图前。

上面画着辽东的地形,城池,山川河流,以及几处适合停船的渡口。

“诸位,你们看!”崇祯指着辽东区域:“建奴已尽占关外之地,他们有水师两支水师,一支驻守松花江上游,负责给建奴运送物资。”

“另一支是投降建奴的孔有德,耿仲明等人,他们驻守在辽南一带,正帮着建奴打造八旗水师!”

“辽南?”黄蜚在这一带打过无数次仗,试图在辽南找到适合造船的地方。

“这里!”崇祯指着辽南狮子口(今瓦房店旅顺口区)说道:“朕闻建奴正在此地打造水师。”